温馨提示:书籍来自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学习试读,下载后请24小时内删除,侵权删(联系:1401211620@qq.com)
本书对戏剧符号理论的各个系统和范畴进行介绍和论述,试图在较大较完整的框架内勾勒出戏剧符号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本书是在戏剧符号学范畴内对剧本文本系统进行的研究。剧本文本系统主要阐述剧本文本的可能世界,剧本会话,剧本文本中的舞台说明和剧本人物等系统和范畴。本书的研究重点和主要贡献是剧本可能世界范畴,舞台说明范畴。剧本可能世界范畴是与剧场交流系统相对应的剧本世界,让戏剧符号理论研究更为完整,是一个较新的,也是极有意义的范畴。
本书对戏剧符号理论的各个系统和范畴进行介绍和论述, 试图在较大较完整的框架内勾勒出戏剧符号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在戏剧符号学范畴内对剧本文本系统进行的研究。
谷容林,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师,戏剧戏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理论和中西戏剧比较。曾参与撰写《西方戏剧理论史》,曾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中国古代文人自我复归的心理生存机制——梨园戏中董生的心理分析》,《狄德罗与莱辛: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先驱》《类型融合的戏剧理论——浅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理论》,《阿契尔:剧作理论史角度的重新审视》,《戏剧符号化的回顾与审视》,《戏剧符号学:理论、方法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