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书籍来自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学习试读,下载后请24小时内删除,侵权删(联系:1401211620@qq.com)
本书为"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之一。书中结合密封行业技术积累和*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从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静密封技术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密封技术的研发过程、试验、鉴定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原则,同时对结构设计与优化策略、数字化模拟、密封标准、质量控制、失效分析、安装及核动力设备对密封的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书中还介绍了相关重要应用案例和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核动力设备密封泄漏监测技术等。本书理论和实践结合,内容翔实,贴近工程应用,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书可供工程公司、研究院所、运行核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密封研发制造企业等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马志刚,苏州宝骅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填料与静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阀协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标准化专家、苏州德资企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建立了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国家级(CNAS)实验室、江苏省核电密封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VOCs抗逸散密封工程研究中心;主导开发的新产品获得7项国家级技术鉴定与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拥有授权有效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荣获2022年度“苏州魅力科技人物”称号和第四届“苏州时代工匠”称号。
谢苏江:马志刚,苏州宝骅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填料与静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阀协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标准化专家、苏州德资企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建立了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国家级(CNAS)实验室、江苏省核电密封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VOCs抗逸散密封工程研究中心;主导开发的新产品获得7项国家级技术鉴定与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拥有授权有效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荣获2022年度“苏州魅力科技人物”称号和第四届“苏州时代工匠”称号。
谢苏江: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氟塑料加工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长期从事密封材料和密封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中国石化总公司、上海市科委以及企业委托等科研攻关项目70余项;主要从事密封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动静密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共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专著1本,主持和参与制定了有关密封产品和性能检测的国家标准10项; 获上海市发明二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